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出资组建,中船集团公司控股,注册资本14.40亿人民币。是中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厂。
公司规模
公司规划占地总面积210万平方米,岸线长度1,500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46万平 方米,投资32.14亿人民币,于1999年10月18日开工兴建,2003年10月18日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开工,建设期为3年,总投资11.9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完工后,年造船总量将达到260万载重吨以上。 2004年,公司的完工总量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2006年造船完工总量又达到了历史性的311.5万载重吨,接近于2000年的全国造船总量,不仅是我国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公司依靠先进的硬件设施、优异的生产流程和合理的工艺布局,采用造船设计软件TRIBON,运用现代集成制造CIMS系统组织造船生产,已形成好望角型散货船系列、阿芙拉型成品原油轮系列、31.6万吨级VLCC系列、大吨位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系列四条生产线。正在研发的产品有好望角型双壳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
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日本、比利时、美国、英国、希腊、德国、土耳其、意大利、挪威、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航运公司签订了船舶建造合同。目前,手持订单1400多万载重吨,生产任务已安排至2010年。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内部正逐步形成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机制,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编辑本段企业精神 公司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卓越”的企业精神,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贯彻“推行绿色造船,创立安全环境,建造优质产品”的管理理念,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优良品牌,向着世界一流船舶总装厂的目标稳步迈进。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作为目前中国设施最先进、综合实力领先的造船企业,在多年致力于建造先进海洋工程装备的同时,去年造船总量突破600万载重吨大关,首次跻身世界造船业前三强。 2010年2月26日出坞的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三千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继成功建造并顺利交付三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海洋工程交钥匙项目,标志着该公司从海上储油装置向深水钻井装备设计、采购、建造和完工调试总承包迈出的重大跨越,对自身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总承包商具有标志性意义。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海洋工程中长期规划,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28日,投入3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临港建设专用海洋工程制造基地——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典型产品有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FPSO及上部模块等,计划于2010年5月份投入试生产。届时将对上海推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国家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见》,要进一步推动上海积极落实国家战略,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提高附加值为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精品钢材、海洋工程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海市政府已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有“中国第一船厂”美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依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依靠自身的综合实力,逆势而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